(資料圖)
天馬行空的宇宙奇景、難以預測的故事走向、孤獨外殼下的深層治愈……2022年,科幻喜劇片《獨行月球》拿下31億票房,并打破17項影史記錄,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作品,獨孤月的“流浪月球”故事讓許多人又哭又笑,意猶未盡。今年暑假,開心麻花再現(xiàn)這一宇宙幻想故事,創(chuàng)新性地打造音樂劇版《獨行月球》。作品于8月3日在上海文化廣場首演,并將持續(xù)上演至8月13日。
《獨行月球》的故事發(fā)生在曾寄托人類無數(shù)探索夢想的月球上,主角獨孤月因為沒有趕上大部隊撤離,被孤身一人留在了月球,誤以為自己是最后幸存人類的獨孤月,在月球開始了漫無目的的生活,整日與月球艙、難民營、控制室為伍。
相較于電影鏡頭下通過置景和后期的真實感營造,《獨行月球》音樂劇并不是通過模擬來還原,更多的是通過舞美進行氛圍打造。讓許多觀眾印象深刻的是舞臺中央的大型旋轉舞美裝置,它是故事的核心地點,是月球上的太空基地?;赜涗浿f物運行的軌跡,也是地球與月球溝通的連接。隨著故事篇章開啟,舞臺星光變幻、音樂擊叩心靈,宇宙渺小與恢弘對比的震撼畫面徐徐展開。
音樂劇的另一大看點便是金剛鼠“剛子”的回歸,“剛子”作為獨孤月的唯一CP,也是主要的情感線索,將會串聯(lián)整個故事。音樂劇延續(xù)了開心麻花的喜劇功底,放大了影片中金剛鼠與獨孤月的趣味互動。
《獨行月球》有實力派青年演員施哲明、郭俊宇、胡迪、遇泓羊等人加盟,又有付翔、翟松等深耕音樂劇多年的資深演員加持。歌手、演員熊梓淇作為音樂劇新秀,首次跨界即挑戰(zhàn)獨孤月這樣高難度的角色,也是對他多年聲樂功底和表演能力的一次綜合考驗。
在導演汪海剛看來,音樂劇《獨行月球》最有趣的地方不僅僅是被遺落在月球上的主角,而是故事背景與生俱來的浪漫感如何用音樂烘托。主創(chuàng)們將管弦交響、民謠、rap等流行古典音樂融入,宇宙的恢弘與人類的渺小,極致的孤獨與浪漫都在震撼的古典音樂、洗腦的流行歌曲中娓娓道來。當故事進入尾聲,主角做出選擇后的悲壯獨唱聲響起,現(xiàn)場觀眾紛紛為主角的選擇而感慨,這便是音樂劇無可替代的魅力。
作者:王筱麗
編輯:許旸
責任編輯:邢曉芳
*文匯獨家稿件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