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綜合 > 正文

東湖評論:別讓“興趣班”變成“壓力班”

2023-08-28 15:54:04來源:荊楚網(wǎng) ?(湖北日報網(wǎng))  


(資料圖)

22天、2000多公里... ...最近,浙江12歲男孩朱俊宇和他媽媽從浙江金華出發(fā),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騎行到北京,毅然成了騎行圈的小“網(wǎng)紅”,引得網(wǎng)友紛紛點贊。朱俊宇說,這是他送給自己的小學畢業(yè)禮物。

杭州、無錫、徐州、泰安、天津... ...母子兩人將沿線城市地圖印在騎行服上,邊騎行邊邊用腳力丈量沿途山河。期間難免遇到爆胎、漏氣等意外情況,換胎次數(shù)甚至高達5次,而這些,都是由朱俊宇一手包辦解決。烈日炎炎、道路坎坷、路程遙遠,朱俊宇堅定的眼神告訴我們,他無所畏懼。當被問及旅程中最困難的是什么時,12歲的他說,“跟太陽比賽!”朱俊宇能完成如此艱難的行程,除了堅強的意志力外,更離不開他對騎行的熱愛。熱愛是難能可貴的,它源于興趣。

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,父母想盡辦法給孩子報興趣班,幫助孩子全面提升素質(zhì)。于是,舞蹈、美術、鋼琴、跆拳道等成為消費熱點,受到許多家長青睞。部分父母甚至同時為孩子報多個興趣班,父母們見面招呼似乎都統(tǒng)一為:你家孩子報的什么興趣班,效果怎么樣?由此可見一斑。然而這樣的興趣班,是否真得是孩子的“興趣”?

《少年說》節(jié)目中,一個女孩問自己媽媽,“這一年來她按照她的喜好強制給我報了很多興趣班,她覺得乒乓球是國球,她又很喜歡打乒乓球,所以就給我報了乒乓球班。她又看到現(xiàn)在有很多小孩駝背,覺得跳舞就不會駝背,所以就給我報了舞蹈班...她一眼愛上非洲鼓,最后居然給我報了非洲鼓班。這幾個都是你喜歡的,沒有一個是我喜歡的。既然這些都是你喜歡的,那為什么你自己不去上呢?”從大多數(shù)孩子的現(xiàn)狀來看,興趣班不僅沒有培養(yǎng)出興趣愛好,反倒成為了一種負擔。興趣班,要著眼于“興趣”二字,不要讓興趣變成壓力。

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。古語云“親其師才能信其道”。孩子和父母一樣,擁有獨立平等的人格,父母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,培養(yǎng)孩子興趣首先要做的就是“蹲下來”融洽平等溝通。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至孩子身上,而是要把選擇權交到孩子手中,讓孩子根據(jù)自己實際情況進行選擇,而父母應該做的則是“參謀”角色。

發(fā)揮教育的自然屬性。教育是一種有目的、培養(yǎng)人的社會活動,核心在“育”,“育”是一個過程。興趣不是天賦,是通過后天生活實踐影響所產(chǎn)生的,接觸的事物越多,越能發(fā)現(xiàn)興趣所在。父母要給孩子更多可以自主支配的時間,在其讀書、運動、旅行、比賽等過程中,在孩子親身經(jīng)歷中觀察他們對什么更有興趣,有技巧地深度激發(fā)培養(yǎng)興趣,增加一點動力,才能讓興趣更持久。興趣助其投入,投入助其成就,成就化作動力,這便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(huán),不斷突破。

孩子興趣的培養(yǎng),父母不能強制“介入”,從實出發(fā)、從心出發(fā),興趣才能變成孩子茁壯成長的強大引擎,才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。

稿源:荊楚網(wǎng)(湖北日報網(wǎng))

作者:唐立(湖北宜昌)

責編:丁楚風

標簽:

相關閱讀

精彩推薦

相關詞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