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要聞 > 正文

觀焦點:【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】視頻|從青銅器“宅茲中國”銘文,看“中國”的最早出處

2023-02-21 10:35:13來源:光明網(wǎng)  

【“了不起的中國漢文字”系列——詞語“中國”】


【資料圖】

泱泱中華,萬古江河。探古追昔,何以中國?

“中國”一詞,你知道是從何而來的嗎?在幾千年前的西周時期,它已然出現(xiàn)。

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內(nèi),展出了三個特別的詞匯,分別是“中國”“河南”“安陽”。

據(jù)中國文字博物館講解員介紹,隨著古文字文化受到社會的關(guān)注增加,越來越多的觀眾想要走近并了解數(shù)千年前的甲骨文。

中國文字博物館立足自身定位,響應廣大參觀者提議,選取了上述六個字,用以單獨闡釋陳列。其中,“中國”一詞取自于青銅器何尊銘文“宅茲中國”,而河南安陽這四個字的字形則來自于甲骨文。

1963年,現(xiàn)存于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青銅器何尊被發(fā)現(xiàn)。當考古學家除去器物上覆蓋的銅銹時,在其內(nèi)底122個字的銘文中發(fā)現(xiàn)了“宅茲中國”四個字,這無異于在方寸之間看到了一個埋藏千年的謎底,這是關(guān)于“中國”最早的文字記載。

何尊銘文,記述了文王受命、武王滅商、成王遷都等西周時期的重大政治事件,這與《尚書》之《洛誥》《召誥》中的記載相吻合,從而證實了歷史文獻的真實性,為西周歷史的研究和青銅器的斷代,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。

銘文還提到周武王滅商后告祭于天,周成王遷都于洛邑作為天下的中心,即“宅茲中國”的功績。

我國著名古文字學家于省吾先生在《釋中國》一文中論證,“中國”一詞至遲出現(xiàn)在西周初年,目前所見到最早的證據(jù),就是何尊內(nèi)底所鑄的銘文“余其宅茲中國”。這是“中國”二字,首次以詞組的形式出現(xiàn)。

那么,何尊里的“中國”為何意呢?

講解員介紹,“中”為象形字,其像旗桿上下有飄帶的旌旗。在甲骨卜辭中有旌旗、中間等義,指一定范圍內(nèi)居中的位置。而“或”是“國”的本字,屬會意字,始建于西周金文,表示以武器守衛(wèi)疆域領(lǐng)土之義。

何尊上的銘文“余其宅茲中國”,大意為: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區(qū)。

三千多年前,一抔黃土封住了一件青銅器的光芒,而“中國”這個根植于華夏兒女心中的字符,卻不僅只被鐫刻于方寸之間,還隨歷史文脈不斷流淌,永葆生機。

策劃:李政葳  撰文:雷渺鑫  制作:曾震宇

標簽:

相關(guān)閱讀

精彩推薦

相關(guān)詞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