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綜合 > 正文

世界即時:東湖評論:不能任由公攤面積“野蠻生長”

2022-08-19 15:39:56來源:荊楚網  


(相關資料圖)

山東省青島市一位市民購買了110平方米的房子,到手卻發(fā)現套內面積只有60多平方米;購房時銷售人員口頭承諾的31%公攤面積,收房時卻變成了46%……近日,法制日報發(fā)布的這篇報道使得備受爭議的公攤面積再次引起熱議。

近年來,隨著商品房持續(xù)提檔升級、開發(fā)商公攤面積計算不夠透明等原因,公攤面積呈擴大趨勢,公眾對于購房時需要承擔公攤面積費用及后續(xù)還要支付公攤部分的物業(yè)費、供暖費等多有詬病。在最近的這篇報道中,業(yè)主本人表示“如果一開始就知道這個情況(公攤面積占46%),無論如何我都不會購買”。確實,花了上百萬元買到手的房子,收房“開盲盒”后才發(fā)現實際上將近一半都不是自己的,難以讓人接受。

公攤面積通俗地講是指由產權人共同分攤所有的小區(qū)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積,主要包括:電梯井、樓梯間、公共門廳、值班警衛(wèi)室等,以及為小區(qū)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。但現實生活中,對不少業(yè)主而言,公攤部分顯得有點“神秘”,不僅很可能不知道公攤比例到底多少合理、自己付出的公攤面積費用具體用在了哪里、也不知道有沒有產生收益、收益又用到了何處。哪些區(qū)域屬于需要公攤的、哪些不是、是否存在重復收費,這些都只能由開發(fā)商說了算。

今年兩會期間,有政協(xié)委員提到“從來沒有哪一個專業(yè)機構在業(yè)主或第三方專業(yè)機構的監(jiān)督下測量清楚每戶的公攤面積,也從來沒有哪一個業(yè)主測量清楚了自家房子的公攤面積”,建議取消公攤面積,將實際公攤面積成本核算到使用面積之中,讓老百姓明白付費、放心購房。這一建議可謂是道出了購房者們共同的心聲。話題一出就得到諸多網友的支持點贊,這也從側面反映出“苦公攤久矣”的大眾對“取消公攤”的迫切意愿。

面對現階段的“骨感現實”,完全取消公攤實踐上可能還存在困難,畢竟無論在哪個小區(qū),公攤部分是客觀存在的,尤其是電梯設置較多、綠化面積較大、品質較高的小區(qū),很可能還是會讓公攤部分、公共部分的成本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最終由購房者買單。但是,這也不代表任由公攤面積繼續(xù)“野蠻生長”。對應該由業(yè)主承擔的公攤部分及相應的面積做到公開透明,最大限度地為公攤面積去“神秘化”“暗箱化”卻是切實可行的。

在商品房購銷合同注明商品房的套內建筑面積,及應合理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基礎上,要注出具體是哪些部分,并列出清晰具體的計算過程。這樣不僅有利于擠干公攤面積的“水分”,也讓老百姓在購房前清楚知道自己所要支付的公攤費用都去了哪里。這既保障了交易的公開透明,還可探索不以建筑面積對外銷售,以除去公攤面積后的套內建筑面積或套內使用面積進行銷售;物業(yè)費、保暖費等收取也按照對應面積計算,可最大限度避免銷售欺詐。

與此同時,房管部門還應進一步規(guī)范公攤面積相關制度,對其占建筑面積的比例、測量方式、計算系數、公攤收益分配等制定明確標準,對隨意擴大公攤面積及由此帶來的問題爭議作出相應的懲罰賠償規(guī)定。在銷售過程中,還必須持續(xù)加大對開發(fā)商、銷售方的監(jiān)管執(zhí)法力度,讓規(guī)定“帶電”,避免開發(fā)商將不合理成本“包裝”進公攤面積費用,進而轉嫁到單位房價上,最大限度保障購房者的合法權益。

稿源:荊楚網

作者:張小草(武漢江夏區(qū))

責編:楊虹磊

標簽: 公攤面積

相關閱讀

精彩推薦

相關詞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