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綜合 > 正文

天天消息!伍子胥父誅于楚翻譯(伍子胥父誅于楚)下文帶你了解

2022-12-05 09:53:11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  

很多人認為伍子胥為了報家仇,而率領(lǐng)敵國滅了自己的國家?孔子對他的評價一定是負面的。就如樓主所提到的:無父無君,棄家棄國?


【資料圖】

那就大錯特錯了,

孔子對伍子胥的評價是非常正面的。

不僅孔子對伍子胥的評價非常正面,先秦諸子對伍子胥的評價都非常正面。

但我們的孔夫子人牛話不多,當(dāng)年他對那場柏舉之戰(zhàn)是這樣描述的:

冬十有一月庚午,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(zhàn)于伯莒,楚師敗績。

這段話今天看來很中性,沒什么評價性語言。

但是有一個很獨特的地方,孔老夫子稱吳國為“吳子”

在先秦,稱吳子,是一種尊稱,孔子寫春秋,提到吳國,稱其為吳子,只有兩次,上一次是吳國那位品德高尚的公子季札游訪中原,孔子記曰:

“吳子使札來聘”

不就多了一個子,關(guān)伍子胥啥事,有人說夜狼你這是過度解讀。

不是夜狼在過度解釋,孔子寫春秋微言大義,啥事都得他的門徒進行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歸納。

這不,后來的儒家經(jīng)典三傳的《的儒家經(jīng)典三傳之一的《公羊傳》就進行了自問自答式的解讀:

(老師怎么能稱吳國為吳子呢,吳國是南方的夷狄,而且還經(jīng)常威脅中原)吳何以稱子?夷狄也,而憂中國?!?/p>

(威脅中原有啥關(guān)系,那場戰(zhàn)爭是伍子胥為報父仇而助吳伐楚,父仇比天大,因為有伍子胥,正義在吳國人這邊)其憂中國奈何?伍子胥父誅乎楚,挾弓而去楚,以干闔廬。

在先秦儒家看來,報父仇比天大,《禮記-檀弓》里,子夏問孔子,遇到殺父仇人,怎么辦?(居父母之仇,如之何?)

孔子的問答非常憤青,說與仇人不共戴天,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市集上遇見,也別回家拿什么武器了,有磚頭提磚頭,有板登掄板凳,實在找不到趁手的,赤手空拳也要干死丫。(寢苫,枕干不仕,弗與共天下也。遇諸市朝,不反兵而斗)而諸子百家對伍子胥的評價全是夸獎,韓非子說“子胥忠乎其君,天下欲以為臣?!?/p>

而莊子則夸他:“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,而忠未必信;故伍員流于江。”

司馬太公則說:“伍子胥從奢俱死,何異螻蟻。棄小義,雪大恥,名垂於后世”(所以我司馬太公要寫寫寫,用筆鞭尸漢武帝!?。。?/p>

背叛了自己的國家,伍子胥卻能好評如潮,這是為啥(吳三桂表示大大的不服)。

其實最重要的原因,在于春秋時期宗法制度根深蒂固,國家國家,當(dāng)時國的概念并不深入人心,而以家為單位的宗族觀念更是符合最主流的社會意識。為“家”而棄“國”,是符合當(dāng)時社會的主流意識的。更何況是報父仇這樣天大的事。

答疑人:徐博客年度歷史自媒《夜狼文史工作室》主編夜狼嘯西風(fēng)

標簽:

相關(guān)閱讀

精彩推薦

相關(guān)詞

推薦閱讀